长期以来,贫困现象一直是国人关注的话题。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尽管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去年底基本完成,但在一些地方,扶贫任务尚未完成,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半月谈》杂志前不久披露了这样一串数字:陕西省安康地区扶贫攻坚7年解决了大约69万人的温饱,而累计返贫人口却达33万多人;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六安返贫人口去年就有60多万,远远超过前年底15万多的贫困人口。温饱标准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固然是造成贫困人口难以摆脱贫困局面的因素,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贫困地区的人口普遍“知识贫困”。
受种种条件限制,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视野不够开阔,科学技术知识比较薄弱。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科技知识,用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改变生存环境,无疑是实施“综合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理说,这一能让农民受益匪浅的举措应该受到他们的欢迎才是,事实却不尽然。前不久,《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先后报道了这样一起怪事:在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城禾村,一个援建的万册图书室,竟被刚刚脱贫的村民和村干部以320元卖掉了。据了解,隆回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城禾曾是隆回县的一个特困村,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和物资150多万元,使其脱贫。扶贫工作队还启动了“金钥匙工程”,帮助村里建成了科普文化室、标准篮球场、电视转播站等,并于1997年9月建成万册图书室,社会各界争先恐后捐赠书籍,扶贫工作队精心选购了中外名著和科技新书,有的一套书就价值近千元。然而,工作队一走,“金钥匙”就开始贬值。文化室、篮球场先后被毁。去年11月24日,在一些村民和村干部的强烈要求下,图书室里的图书终于被分成8堆,40元一堆,当废纸卖给了8个组。那3个铁书架倒显得比那万册图书值钱,每个卖了300元。
虽然湖南省有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妥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这件事还是值得人们深深地思考。何以把好好的书籍按堆论价、一卖了事呢?当记者现场采访时,有的农民回答得倒也干脆,他们只关心地里的农活,哪有闲工夫去看这些书。勤劳耕种,图个好收成,理当是农民的本份,也是他们的生命线。可是,他们是否想过,导致他们贫穷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仅靠一门心思扑在庄稼地里就能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吗?“勤能致富”的道理人人都懂,可一些农民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痛苦的事实:哪怕整天起早贪黑,拼苦拼累,就是无法摆脱所背负的沉重的穷包袱。这既是农民的困惑,也是各界扶贫人士关注的焦点。面对眼前的贫困际遇,许多农民简单地将其归咎于诸如自然条件及基础设施等原因上,孰不知,文化科学知识的贫乏、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也是阻碍农民彻底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诚然,自然因素不可逆转,但无论从前还是现在,人类从未向其屈服,“荒漠变成绿洲”并非奇迹。贫困农村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只要有关方面加大扶贫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不难解决类似“硬件”问题的。但是,倘若不从根本上解除束缚农民的思想枷锁,更新他们的价值观念,致富的目的显然无法真正实现。隆回县滩头镇城禾村的事例印证出这样一个事实,“知识无用论”的思想在一些农民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他们对知识的作用表现出可怕的麻木和无知。扶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下大力气帮助和引导贫困地区的农民走上一条知识脱贫、科技致富的康庄大道。只有“治贫先治愚”,只有把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结合起来,只有让贫困地区的群众真正认识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才能实现贫困人口早日脱贫,实现脱贫人口不再返贫。